查看原文
其他

五小时的户外游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胡华 胡华名师工作室
2024-08-24

六月,“儿童活动月。oh!“项目学习”聚焦在“花草园”里,孩子们将要开展一场“丛林中学习”的新旅程!


“花草园”变成茂密“丛林”,孩子们整日穿梭于丛林之中,有可能吗?心有多大,可能性就有多大!


丛林中的学习
六月,孩子们将开启每天近5个小时的户外、多主题、探索学习。
“花草园”变身“丛林”,每个地方都有老师和孩子们“安营扎寨”。

“花草园”   “丛林”

1-蜗牛探索区 2-叶子城堡
3-孩子们在“丛林”中的休憩地

在营地附近搭建厕所,寻找水源……当然,野餐也是必须的!

不过,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担忧

“丛林学习”计划一经提出,老师们很兴奋,但同时也有担忧……老师们:@孩子们真的能够自己完成学习吗?@不打断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照料怎么进行?@在户外,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会一直持续吗?@孩子们在探索学习,我们做些什么???不管怎样,先尝试一下再说!就这样,“丛林学习计划”正式启动……


“丛林学习”一周后……

孩子们怎么看?丛林学习
1喜悦与满足
张李昀:我想知道的关于大自然中的“为什么”有很多。有的答案妈妈知道,有的答案老师知道,有的答案在书里……反正我都能找到答案。

孙熙悦:我在大树下面和好朋友一起玩,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
韩子游:特别开心,特别快乐。我做梦都在笑。
陶铭浚:在外面玩特别幸福,有树,阳光,有水……还有我的好朋友们。

2相伴与合作
张程泽:我觉得小朋友越来越喜欢我了,我害怕的时候,他们都跟我说“加油”。
杨泊安:和小朋友玩的时候特别开心,之前我和多多是好朋友,现在我还交到了其他的好朋友。
赵君怡:我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摆了石头阵,我们还一起玩了石头大赛!特别棒的感觉!

3思考与探索
自发、自在的玩耍,与大人组织的活动不同,是孩子学习和理解周围世界的最基本模式。而且,他们热爱这个过程,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孙穆琪:我真的没想到,原来小鱼池里的喷泉是因为有电才能喷水。我找了于师傅打开开关,又关上开关验证了!下次,等小鱼池换水的时候,我就能看到鱼池下面的电线了!

尹如凝:一个上午,我都和大姮数池塘里有多少石头。我数了100块石头。我们用树叶记录。最后,我们组四个女孩子数出了鱼池里石头的数量。分享结果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听我们做报告,感觉真好!
张夷陵:我觉得神秘园里有好多神奇的东西,就像蜗牛壳上的螺旋,感觉很有力量。

教师们的担忧还在吗?
田巍老师:之前还在担心孩子能不能自主学习,仅仅一周的时间我就感受到了儿童强大的学习愿望与力量。唯有和儿童共同学习,才是师幼最好的互动方式。
郭佳老师:一周的观察和探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该收回心中过多的疑虑与保护意识。孩子们比我们想的更懂得怎么玩,怎么保护自己。
晁妍老师:孩子们不仅仅可以敏锐地发现问题,结构能力也特别强。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放空自己,用一个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问题。

张焱老师:这个月的丛林学习,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我要把它们都记录下来……

行动背后的思考

“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它不是一个医学名词,而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他用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词来告诉公众,和自然断裂,不仅会让下一代失去对生命的体察,更会让人生病,因为人们失去支撑内心的力量。
理查德·洛夫在他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写道: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自然的接触”。书中引用的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与自然的接触,没有在自然中学习、探索和体验的经历,孩子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的成长中有所缺失。
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在接触、抵抗、认知的不断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不断的刺激会迫使它建立更强大的防御体系。人们对自然的需求,深刻在基因中。毕竟,人类与森林、山洞相伴了几百万年岁月,而和楼宇、钢铁一起,才不过千年而已。

自然对孩子成长具有特殊意义

3岁到5岁的孩子尤其专注于富有想象力地玩耍。他们处于想象力的巅峰,没有禁忌,没有压抑,没有恨意,毫无保留地向世界敞开自己。
”‘玩’就是在训练内在的自我,模仿周围的行为,尝试新的事物。成年人常常觉得孩子的‘玩’非常‘孩子气’,显得幼稚可笑,但其实是孩子应对未来现实挑战的演习,他们自己做出决定,自己解决问题,他们是强大而有力的学习者。
这种由玩耍所驱动的探索欲望在四、五岁时达到最高峰值,而这一切只有借助大自然才能实现。

自然滋养孩子的灵性

对孩子来说,自然是蕴含无数新奇和惊喜的宝藏。
在自然中,一片落叶、一条小溪,一只蜗牛,一场细雨……都能将孩子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所以我们看到的在户外的孩子们,他们喜悦、专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自然带给他的美好并在其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甚至疗愈着自己那些不为人知的创伤。
同时,自然也在赋予他们敏锐的感受能力,观察到环境中他人无法察觉的细微之处;自然也需要充分地观察和全身心地感知,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说过,“那些感受过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儿童和自然的联接

儿童和大自然在一起的和谐度远远超过成年人。
孩子们更愿意探索周围的环境,而成年人则倾向于利用周围的环境。“探索”意味着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提出假设,想象新的可能性。
当我们在一旁静静观察的时候,会发现儿童与自然的联接是那么和谐与美好! 教师的观察与发现 李文老师:体察到自身需求,无需提醒 孩子们在东奔西跑地在丛林里跑动。陈海睿和徐朴一满头大汗地跑到营地附近,徐朴一拉着陈海睿的手说,“我们去找点水喝吧”,陈海睿回应说“好”,两个人就走到了放水杯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水壶喝水。喝完水,两个人又急忙跑走了。
张焱老师:分享变容易了 一米菜园里,可心的黄瓜可以采摘了。可以吃到亲手种植的黄瓜了,花带刺的鲜黄瓜握在手里,可心乐得合不拢嘴。我问她:“可心,你这根黄瓜想和谁分享?”可心说:“我想和妈妈和妹妹还有姥姥分享,第二根再和小朋友们分享……”
快吃晚饭的时候,我把可心的黄瓜小心的包好放进柜子里,嘱咐她:“晚上不要忘记把你的黄瓜带回去哦!”过了一会,可心走过来,悄悄对我说:“大眼睛老师,我想和小朋友分享我的黄瓜。”我惊讶地问:“不是想和妈妈、妹妹、姥姥一起分享吗?”可心说:“我还是想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我想让他们尝尝我的黄瓜,以后长出来新的我再带回家吧。”
我跟她建议:“这样好不好,我们把黄瓜分成两半,一半和小朋友分享,一半拿回家和妈妈妹妹姥姥分享,你说这样好吗?”可心开心得边蹦边说:“好啊,好啊,好啊!”” 韩小红:游戏和生活不可分割 “今天上午的时候,我们在探索石头,孩子们突然想去沙池玩。他们想到丛林里也有火车,就在假想自己在丛林号火车上,从沙池到热带雨林(给孩子们准备洗手的长水管),孩子们就在水滴下穿来穿去,他们玩着玩着,鞋子、衣服就湿了。他们自发来到了图书馆的窗台下面,把鞋子脱掉,湿袜子脱掉,放在平台上。我们确定,玩耍与想象力,在今天,已经成为稀缺的精神资源。但在童年,爱、玩耍、想象力与努力很自然地交织在一起。

有图,有真相!

名师视角
我相信,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生命力的,万物皆有灵。
自然是生动的,有力量的;而孩子们也是鲜活而灵动的。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很难说是他们影响了环境,还是环境造就了他们。

至少在神秘园里,自然赋予了儿童更多的灵性,儿童也赋予了自然更多的灵性。当自然的灵性与儿童的灵性交相辉映的时刻,才是最美的学习瞬间。
PS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八条: 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作息制度。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不得少于”的意思是说比两个小时多,而不是说只有两个小时吧?!大家怎么看?

END
编辑制作:周冉老师;本文部分文字整理自《三联生活周刊》欢迎“留言”评论,期待您的参与!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微信号:Huhua-Edu-Workshop胡华-名师工作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胡华名师工作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